第232章 大宋强军之最佳捷径,被朕选对了_北宋:我成了赵佶
笔趣阁 > 北宋:我成了赵佶 > 第232章 大宋强军之最佳捷径,被朕选对了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232章 大宋强军之最佳捷径,被朕选对了

  陈规又启奏道:“微臣愚钝,敢问陛下,膛线数目,多少为宜呢?”

  赵吉道:“膛线数目,暂无固定标准。”

  “陈爱卿可带领工匠们,分别从两线膛条,试着做到二十二条。

  并分别对其进行试验,找出此类火枪用几条膛线能发挥最佳性能,便可留用而推广之……”

  “微臣遵旨……”

  此时此刻,世界火枪制造的鼻祖陈规,对赵官家的设计思路赞佩不已。

  之前,他通过赵官家的设计图研制出了燧发滑膛枪,这可要比他发明出来的竹火枪要先进数百倍。

  如今,赵官家又对燧发滑膛枪设计出了升级版本的设计图,若是能研制成功,不知道要比现在已经研制出来的火枪还要先进多少倍呢!

  不过,陈规心中还有一些疑惑,他直言问道:

  “微臣愚钝,还有一事不明,欲请教陛下。”

  赵吉很喜欢陈规对火器研这种孜孜不倦的探索精神,微笑道:

  “陈爱卿请讲。”

  陈规问道:“工匠制作此种带有膛线之枪管时,用何种方法才能制造出来呢?”

  赵吉道:“朕在梦中,得上天神所赐火枪膛线的制作方法,共有五种。

  朕分别细细与你说来,

  一为,刮刀法……”

  热爱并擅长于火器发明制造的军事技术专家陈规,专注地听着赵官家的解惑……

  不过,纵然陈规是这世界里第一个发明竹火枪的顶级聪明之人,

  但是,他听着掌握着21世纪部分先进科技知识的赵官家所言,他也感觉到一时之间有些消化不了。

  今年四十九岁的陈规,满脸凝重,带着对军事科技知识的无比向往之情,跪拜开口请求,道:

  “微臣愚钝,请求用纸笔,记下官家之言,可否?”

  赵吉微微一笑,道:

  “梁大官,赐给陈爱卿笔墨纸砚和桌椅。”

  “老奴遵旨。”梁师成答应一声。

  他立即带领着身边的几名小宦官,抬来桌子放在了陈规的面前,笔墨纸砚都在桌子上,然后,他们又给陈规搬来了一把椅子。

  陈规推迟万万不敢在赵官家的面前入座。

  他站在桌前,右手悬腕拿着毛笔,准备聆听赵官家的解惑,并记录之。

  陈规的文化学识也很高,他早年是大宋的明法科进士,历任通职郎、县令等职,速记能力不错。

  赵吉看到火器制造使陈规一切都准备好后,便继续说道:

  “制作火枪膛线的第一方法是‘刮刀法’。”

  陈规笔走龙蛇,快速地将赵官家的话记录在宣纸之上。

  赵吉为了便于陈规记录,他缓缓地说道:

  “‘刮刀法’即是用一根比火枪内径略纫的钢棒,在它的前端,刻挖一个槽;在槽内安装一块坚硬的钢片;

  钢片上有一条或二条凸出的有一定倾斜角的带状体,前端有利削部,并可调节凸起高度。

  此种装置,即为‘刮刀’。

  用刮刀,插入一条火枪的膛内,来回拉动数十次,就可切副出一条阴膛线,然后调节位置再切刮下一条。

  用此法,切奇数的膛线,可用单刮刀,

  切偶数的膛线,可以用双向刮刀。

  当然,也可以在相对的位置安装单刮刀、或双刮刀、以及三副刀,一次能切出二至六条膛线。

  这皆是朕之构想,哪种方式好,陈爱卿制造膛线过程中,可以根据实际验室后,优胜劣汰之。”

  陈规快速地记录下了赵官家给出的理论方法。

  此时,陈规已经震惊得不法形容,赵官家所言的‘刮刀法’制造膛线,令他眼前一亮……

  此时,陈规的表情是无比震惊中带着钦佩的微笑。

  赵吉又说道:“制作火枪膛线的第一方法是‘钩刀拉削法’。”

  陈规换了第二张宣纸,继续记录起来。

  赵吉说道:“制造膛线采用了钩刀拉削法,其采用的工具是一个简单的手动木质机床。”

  陈规记录到此,脸上露出了不解表情。

  赵吉知道陈规可能对‘机床’这个词不明白何意。

  他便走到陈规身边,夺过陈规手里的毛笔,在宣纸的空白处,画出一个机床的构造图。

  只见,这机床的前面是能固定火枪的装置,后端是一个安装了钢拉杆可用来推拉的木制扶手……

  陈规看到赵官家御笔给他画出的机床图,立即就解惑了。

  赵吉将毛笔还给陈规,说道:

  “陈爱卿,这就是‘钩刀拉削法’所需要的简单木质机床图,见此图可否解惑?”

  陈规狂喜,不停地点头,他刚要开口盛赞赵官家之时,却被赵吉打断道:

  “陈爱卿既然已经解惑,迅速记录之。”

  “微臣遵旨。”

  赵吉说道:“钩刀拉削法,就是把钩状切刀安置在比枪膛直径略细的钢拉杆上,钩形刮刀刃口的高度可以通过调节拉杆层部的螺丝来调节。

  每拉动这木制扶手,便可让其前面钢拉杆上的钩刀通过枪管一次。

  拉杆移动一点,同时还能枪管匀速旋转,从而拉削出一条有一定缠度的阴膛线;

  达到预定宽度后,再换位置拉第二条膛线。

  据朕在梦中得神仙告知,用此法拉一条阴膛线,只要拉削二十次左右,即可成矣!

  若以同样之法,拉削阴膛线一百次左右,形成的拉槽便会越细、越精密。”

  陈规记录完后,赵吉又道:

  “制作火枪膛线的第三方法是‘组合环形刀拉削法’。

  此法与第二种方法‘钩刀拉削法’原理相似,甚至可以用同一个机床;

  只不过此法与‘钩刀拉削法’不同的是,不用勾刀,而用组合在一起的环形刀。

  在一根拉杆上固定多个硬质钢环,每个钢环之间距离要相等;

  再在每个钢环上加装上与阴膛线数量相同的等距的刮刀,每把切刀可循其缠角与下一个环上的切刀相连,从头连到尾部即可视为一条螺形线。

  每一个环上刀刃的突出量略大于前一个环,形成一组系列切刀,所开的槽具有稳定的宽度,深度和间隔,这种组合环形拉削刀通过枪膛一次.则可切削出全部的阴膛线,缩短工期,能提高产量和质量。”

  赵吉缓缓地说完此法后,看到陈规也记录完了,不过,显然陈规还沉浸在不可思义中不能自拔。

  赵吉说道:“朕为陈爱卿画出‘组合环形刀拉削法’的设计图。”

  陈规立即俯身向前,双手捧着毛笔,递向了赵官家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vvbqg.cc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vvbqg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